设为首页
|
加入收藏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400-088-6505
首 页
公司简介
企业资质
新闻中心
工程项目
工程业绩
高空技术
联系我们
工程项目
高空建筑
高空维修
高空安装
高空防腐
高空拆除
高空清洗
防水堵漏
烟囱脱硫
更多>>
联系方式
江苏亿达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
400-088-6505
联系人:张先生 15851070333
电 话:0515-88632555 88632777
传 真:0515-88632777
地 址:盐城市政府中央行政办公区
华邦国际西厦A区506室
您当前位置:
亿达滑模
>>
高空技术
高空技术
谈六盘山隧道软岩大变形段施工处理技术
1 ·工程简介
青岛至兰州公路( 宁夏境) 东山坡至毛家沟高速公路六盘山隧道,全长9 490 m。项目区域地处泾源县境内,位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试验区。六盘山主体为中山区,两侧为中低山丘陵区,地势上中间高两侧低。山体表层植被比较茂盛,进口海拔高程为2 075 m,1 号斜井高程为2 184 m。山顶大多呈圆顶形,山两侧被东西向及南北向沟谷切割,沟谷纵横,多呈“V”字形。本合同段表层主要为亚粘土、碎石土、粉砂质泥岩。隧址区内出露地层为白垩系、第三系,并有覆盖于基岩之上的第四系堆积层。
不良地质主要为软质岩大变形和突涌水,六盘山隧道穿越地层岩性主要以中风化粉砂质泥岩为主,岩石风化不均,风化层厚度变化大,且埋深较大,加之区内存在高地应力现象,因此隧道深部软质岩存在大变形可能。本项目隧道穿越褶皱构造,层状砂岩岩体裂隙发育,在断层破碎带和富水带段,有突发涌水的可能。
2 ·大变形概况及特征
2013 年9 月3 日六盘山隧道进口左线ZK7 + 340 处发生大变形,掌子面里程为ZK7 + 354,地质情况为强风化粉砂质泥岩,节理裂隙较发育,薄层状构造,掌子面左侧有股状出水,围岩稳定性差,易坍塌。在掌子面爆破后,中台阶拱架开始发生突变,变形量达32 cm,并出现小型裂缝,发现情况后,马上将有关情况上报相关部门,并在变形段设立了加密观测点,4h 观测一次,截止2013 年9 月4 日上午, 24 h 变形量达8. 8 cm,最大变形达42 cm,见图1。
3· 发生大变形的原因
1) 初期支护强度不足。掌子面的地质条件为强风化粉砂质泥岩,薄层状构造,拱顶处含夹层,节理裂隙较发育,且掌子面拱顶左侧有股状水流出,地下水较发育。施工时未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调整支护参数,加强拱架刚度,仍采用原设计的Ⅰ16 的工字钢架,拱架间距1. 0 m,自稳能力差,再加上没有及时封闭成环,未形成一个受力椭圆结构,导致侧壁失稳。
2) 地质岩性因素。隧道开挖破坏后方水系,在开挖时只有少量的滴漏水现象,前方开挖后爆破震动影响后方围岩的自稳能力,受F2 大断层影响,隧道穿越地段为褶皱构造,强风化粉砂质泥岩,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,岩石强度低,较破碎,完整性差,含有夹层,开挖后岩体自承载能力差,RQD 不足50%。
3) 地下水影响因素。隧道开挖掌子面地下水较发育,主要为孔隙水及裂隙水,拱顶右侧拱腰处有股状水流出。掌子面左侧围岩含水量大,隧道围岩地质为强风化粉砂质泥岩,节理杂乱无章,薄层状构造,自稳能力差。此类围岩遇水4 h ~ 6 h 后开始软化,自稳能力急剧下降,使围岩产生塑性变形,形成对左侧拱架的挤压力,由于压力超过工字钢的刚性强度,在拱架的铰接点处产生集中应力,造成拱架变形。
4) 前方爆破影响。掌子面爆破扰动,前面掌子面进行爆破开挖,对原来的水系进行了破坏,爆破产生的能量通过岩体传递到中台阶处,对围岩产生二次扰动,加剧岩体压力变化,使拱架的变形由量变达到质变,破坏工字钢,造成突变。
4· 大变形处理方案
根据隧道施工的新奥法原理,隧道施工要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,形成一个封闭的受力结构。利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如分部开挖,及时支护,及时成环; 使用加长锚杆,加固塑性围岩区等。常用的加固方法主要有:
1) 注浆固结: 利用注浆小导管向破碎岩体中注入水泥浆液,使水泥浆液与破碎岩体结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加固体,从而提高围岩整体性,减少地下水的不利影响。
2) 注浆超前支护: 利用超前管棚进行注浆固结岩体,增强掌子面前方岩体的整体性,提高其力学性能,为保证其结构性能,常配合采用钢架、锚杆、喷射混凝土对岩体结构进行补强等。
3) 加强支护参数: 采用更高强度的工字钢架进行支撑,加强锚杆和小导管等参数。
4) 加强二次衬砌,采用加厚衬砌厚度,提高衬砌混凝土标号,并采用钢筋混凝土。为限制初期支护的变形不至于过大,要求尽快施作二次模注衬砌,使二次衬砌和初期支护共同承受围岩压力。
针对本次隧道大变形特点,研究制定了如下处理措施与方法:
1) 对左侧拱脚处加设L = 4 m 的注浆小导管,间距1 m × 1 m,对拱架背后岩体进行注浆固结,浆液采用水灰比为1∶ 1 的水泥砂浆,小导管注浆压力为0. 5 MPa ~ 1. 0 MPa,改善围岩,增加岩体强度和围岩的自稳能力,控制变形( 见图2) 。
2) 对变形段应力集中点进行临时仰拱支撑( 见图3) ,间距为1 m,对应原来的拱架间距,并采用Ⅰ18 的工字钢,在适当的位置增加斜撑,支撑范围从发生变形的位置前后延伸5 m,使变形段拱架暂时封闭成环,分散岩体应力。
3) 对变形段初期支护进行钻孔,找出水源集中点,进行放水泄压,减轻水压力对围岩的挤压。采用50 的风枪进行钻眼,在有水印的地方,50 cm 间距布置,钻眼深度为3 m,如某眼不出水,继续在相隔50 cm 的地方钻眼,直至眼内有水泻出,并观察此孔是否满流,如满流继续钻孔泄水( 见图4) 。
4) 对掌子面进行超前预注浆( 见图5) ,固结前方岩体,防止隧道在继续施工过程中再次发生大变形。注浆采用“深浅孔组合+ 后退式分段注浆”,外层注浆孔长度为20 m,内层注浆孔长度为30 m,注浆孔间距为1 m × 1 m,梅花形布置,外插角为5° ~ 25°,注浆材料为水泥浆,注浆压力为1. 5 MPa ~ 2. 5 MPa,按照“由外而内,从下到上”的原则进行。
5) 对后期施工的围岩采用四级大变形支护参数进行施工,工字钢采用Ⅰ18,间距为70 cm,锚杆采用L = 6. 0 m 的中空注浆锚杆,间距为100 cm × 100 cm,二衬采用45 cm 厚的钢筋混凝土,加设超前小导管等加强参数进行施工,并采取分部开挖,及时封闭。
5· 结语
此次大变形处理是建立在对大变形原因分析,地质条件现场多次查勘,并进行现场试验,围岩收敛持续监控的基础上进行的,并邀请相关专家对处理方案进行了论证,在处理过程中进行了验证,能有效的控制软岩变形。
通过实践证明,隧道发生大变形后要及时察看现场情况; 研究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特点; 检查隧道软岩大变形对初期支护的损坏情况; 对围岩变形情况进行持续监控观测; 分析大变形可能的发展趋势; 及时采取施工措施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,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的发生。目前本隧道已安全通过此段软岩大变形段。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
更新时间:2016-7-22 14:43:46 【
打印此页
】 【
关闭
】
上一条:
粉煤灰碎石桩法
下一条:
软土地基鉴别办法